|
 |
|
|
 |
标准化的目的与作用
2012-09-16 20:07 已被浏览 3634 次
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化原理研究常设委员会(STACO)认为标准化的主要目的是:在生产和贸易方面,全面地节约人力、材料、动力等;在商品和服务质量方面,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保护安全、健康及生命;为有关各方提供表达手段。即:
(1)简化日益增长的产品品种和方便人类生活;
(2)改进信息传递;
(3)促进经济全面发展;
(4)保证安全、健康和保护生命;
(5)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
(6)消除贸易壁垒。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标准化的El的和作用可以概括为下述七点:
第一,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手段、实施科学管理的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社会化、现代化,生产规模越来越大,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生产协作越来越广泛,许多产品和工程建设,往往涉及到几十个、几百个、甚至上千个企业,协作点遍布在全国各地,甚至跨几个国家。这样广泛、复杂的生产组合,单靠行政安排是不行的,必须在技术上使之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调一致。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的标准,使得各个生产部门和生产环节在技术上有机地联系起来,保证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
同时,标准化又是实施科学管理的基础。要实现科学管理,必须做到管理机构的高效化,管理工作的计划化,管理技术的现代化,建立符合生产活动规律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物资管理、劳动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一整套科学管理制度,制定一系列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也就是要实现管理工作的标准化。从微观经济活动来看,一个企业要实施科学管理,标准化工作是必要的基础,因此必须积极推行企业标准化。
从宏观经济活动来看,对整个国民经济实施科学管理,标准化也是不可少的基础,必须实行管理标准化。例如,汉字编码标准、产品编码标准、能源管理标准……,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标准化作为组织现代化生产管理的手段所显示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和突出。
第二,标准化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1) 产晶质量合格与否,这个“格”就是标准。标准不仅对产品的性能和规格作了具体的规定,而且对产品的检验办法、包装和储运等方面也相应地作了明确规定,严格按标准进行生产、检验、包装和储藏运输,产品质量就能得到可靠的保证。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准需要及时地进行复审和修订,特别是企业标准,其质量指标应该高于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这样才能保证产品质量不断地提高。
(3) 不仅产品本身要有标准,而且生产产品所用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生产没备、工艺操作、检测手段、生产组织形式也都应制定标准(即实行综合标准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产品质量。
(4) 标准化活动不仅促使企业内部采取一系列的保证产品质量的措施,标准也是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验的依据。目前,世界各国标准化机构,有的实行监督检验,有的实行合格认证制度及各种标志 (质量标志、安全标志、节能标志)制度,这些都是从企业外部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的有效办法。
(5)制定标准必须贯彻“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根据这条原则,标准不能迁就或满足于落后的生产水平。现在国外提出的所谓“超前标准化”,即根据预测,规定出今后一定时间内产品应达到的质量水平和指标,具体地体现了标准化活动对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作用。
(6)在农(包括林、牧、渔)产品中实现种子(种畜、种禽、种苗)标准化以及各种农业标准化活动,也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增加产量的一个重要保证。
第三,标准化是合理简化品种、组织专业化生产的前提。
我们现在许多企业是大而全、小而全,生产品种多、批量小,质量差,管理混乱,劳动生产率不高,经济效果很差。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广泛组织专业化生产,实现产品专业化、零部件生产专业化、工艺专业化,而标准化正是组织专业化生产的重要前提。标准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合理简化品种”。品种简化后,可提高零部件通用化程度,可变品种多、批量小为品种少、批量大,有利于实现专业化生产和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以实现优质、高产、低消耗、低成本,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第四,标准化可以促使合理地利用国家资源,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
标准化对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国家资源有重要作用。各种原材料和燃料,如木材、石油、煤炭、钢铁、水泥等等都有标准。标准规定得合理,可以节约资源,做到物尽其用;规定得不合理,就会造成浪费。如我国新修订的水泥国家标准,由于合理地规定了氧化铝的含量,可使一些石灰石矿山资源延长开采期十年以上。按标准生产或使用原材料,可以节约资源;不按标准生产,就会造成浪费。
第五,标准化可以有效地保护安全生产和环境。
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问题现在已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重视。各国都制定了大量的安全卫生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或者在各类标准中规定了安全卫生和保护环境的要求,这已成为标准化的重要内容。
第六,标准化是推广应用科研成果和新技术的桥梁。
标准化是科研、生产和使用三者之间的桥梁。一项科研成果,包括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开始只能在小范围内试验和试制。只有在试验成功,并经过技术鉴定,纳入相应的标准之后,才能得到迅速的推广和应用。
第七,标准化可以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国际国内贸易的发展,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