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检集团绿色建材评价研究成果获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7-04-27 16:00 已被浏览 3108 次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绿色建材产品和部品全生命周期评价技术与应用”项目近日获得“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科技公益类一等奖,该项目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材产品评价体系。
据统计,我国的能耗结构中,建筑的运营过程占据了大约30%左右,与建筑相关的建材工业、运输、建造等占了18%左右,两者相加达到了近50%,而建材生产过程的废气排放约占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20%。因此,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建材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我国的绿色建筑事业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亟需绿色建材的支撑;另一方面建材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亟需通过发展绿色建材来转型升级。但是,缺乏科学、合理和可操作的评价技术成为制约绿色建材发展的瓶颈。
以中国建材总院、国检集团蒋荃教授、赵平教授和北京工业大学龚先政教授为带头人的项目组在10年前就敏锐地发现,我国绿色建材评价主要存在5个问题:一是单因素评价,无绿色建材综合评价体系;二是研究方法以定性为主,缺乏基础数据支撑;三是LCA评价体系尚不完整,仅限于生产阶段;四是国内外能源结构等条件不同,国外已有的LCA数据库无法利用;五是缺乏建材对建筑性能影响的定量表征技术,未建立与建筑评价的衔接。上述问题导致绿色建筑选材难和绿色建材应用难,妨碍了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的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项目组历时10年,以建立绿色建材评价技术体系和与绿色建筑有效衔接的选材技术为目标,在应用理论、数据库、技术集成和标准研发4个方面展开了长期系统的科学研究。建筑材料有76大类、500多个规格、1800多个品种。为了获得行业状况和材料关键性能的第一手数据,10年来,项目组的足迹遍布全国各个省份,产业集中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极端环境的漠河、吐鲁番、西沙和拉萨,都留下了项目组的身影;10年来,学术带头人的头上有了白发,青年骨干成了爸爸妈妈。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项目组现在已成长为国内最专业的绿色建材生命周期评价研究团队之一,并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项目组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材产品评价体系,实现定量化的评价建材产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首次建立了建材产品全生命周期能耗与碳排放计算模型,研发了建材产品和部品环境负荷数据库,集成开发了建材产品和部品从模型、数据、工具到应用的全生命周期LCA评价系统工具;首次将建材产品和部品的全生命周期环境评价(LCA)结果,与绿色建筑的功能目标相关联,率先开展了基于绿色建筑性能目标导向的绿色建材产品及部品选用技术指标体系研究,探索了用于绿色建筑的建材产品选用技术路径和方法,初步实现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评价的有效衔接;融合项目创新内容,研发了绿色建材及绿色建筑评价相关系列标准化文件并予以实施,包括国内首批PCR标准,住建部、工信部委托编制的国家“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并代表建材行业参与国家与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编制。
项目研究成果被众多政府主管部门、开发单位和社会组织采信,为统一绿色建材评价的方法、数据库和系统工具提供支撑,对建材行业,为建材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指标的量化分析,对促进建材行业节能减排、转型升级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建筑行业,为量化评价绿色建筑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带动从建材到建筑整体产业链的绿色化升级。 |